免费线上咨询(老师一对一择校咨询电话)
徐老师:15274855379←点击拨打
杨老师:16670491319←点击拨打
(微信同号,可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免费咨询)
复读犹如漫步在无光之境,那份寂寞感时常涌上心头。来自2025届湖南师大附中复读班的刘欣雨,她亲身体验并总结出5条实用的社交建议,这些小技巧或许能帮助你,正在经历复读生活的你,减轻孤独感。
把同桌变成“战友”
复读班的座位每月都会有所变动,这对月初的第一周来说,同桌的选择对情绪影响尤为显著。刘欣雨便主动向同桌提出了“互批”的提议,每晚自习的最后十分钟,她都会与同桌交换数学或文综的大题,用红笔批改并附上鼓励的话语。经过一个月的努力,她和同桌的数学成绩从70分飞跃至102分。那些鼓励性的批注,往往比父母无数次的鼓励来得更加有效。
利用“湖南特色课间”
在湖南,课间时分,嚼槟榔成了一种独特的交际习惯。尽管学校明令禁止携带零食,但小卖部依旧在售卖每包2元的“枸杞槟榔”。刘欣雨每天下第二节课后,便会去小卖部,为前后桌的同学各买一包,三人便在走廊上花3分钟的时间一起品尝,边嚼边聊,顺便还互相抱怨起上一节课遇到的难题。而这短短的3分钟,恰好能帮助他们缓解尴尬的情绪。
组织“夜跑团”
夜深人静,宿舍里熄了灯,孤独感便在心头蔓延。刘欣雨便和同层的五个女生组建了“夜跑团”。每晚22点10分到22点30分,她们会在操场上慢跑两圈。此外,她们还约定了要共享耳机。在音乐的不同风格中,她们得以舒缓心情。
写信给自己
学校在每周五的下午会给学生发放手机使用权限,时长为15分钟。刘欣雨便利用这段时间,给三个月后的自己寄去了一张明信片,并将它投入到了教学楼一楼设立的“时光信箱”中。在信中,她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三个月后,她收到了回信,心中充满了感动。班主任得知此事后,便将这一做法推广到了整个班级。很快,那个信箱就被填满了。
把老师变成“树洞”
许多人认为补习班的教师只看重成绩,然而在湖南,大多数补习班的班主任都接受了基础的心理辅导。刘欣雨每周三晚上自习前,都会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老师的“走廊交流”,每次时长为10分钟,内容仅限于交流学生状态。将内心的孤独感倾诉出来,心情自然会变得舒畅许多。随后,学校将周三定为“情绪释放日”。
这些建议在社交方面非常实用,有助于让复读生减少孤独感。你是否在复读期间曾感到孤单?可以尝试以下方法,别忘了点赞和把经验分享出去。